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 网站首页 | 代表大会 | 常委会议 | 主任会议 | 工作动态 | 代表工作 | 法规制度 | 
您现在的位置: 武汉市青山区人大常委会 >> 常委会议 >> 常委会公报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青山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         ★★★
青山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51 更新时间:2013-10-12 12:03:08
第11号                                        2013年7月31日

目      录

 青山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议程

 关于201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关于2013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关于办理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议案及续办案进展情况的报告

 关于区政府机构和职能调整情况的报告

 关于执行案件办理情况的报告

 青山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意见

 关于提请焦绍云等职务任免的议案

 关于提请冷红等职务任免的议案

 关于提请刘子舟任职的议案

 关于提请蔡莉萍等同志职务任免的议案

关于提请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决定的人事任免议案的审议报告

 青山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任免名单              


青山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一次会议

青山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13年7月31日上午在青山区机关综合楼会议中心三号会议厅举行,会期半天。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国胜、副主任袁建琳、桂质良、黄会文、林四平、董俊、徐春华及委员共23人出席会议。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余友明、区人民法院院长郭和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吴家峰、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负责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区人大代表列席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国胜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201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2013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关于办理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议案及续办案进展情况的报告;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关于区政府机构和职能调整情况的报告;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办理情况的报告;

会议审议和决定了人事任免事项。

青山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第十一次会议议程

一、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201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二、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2013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三、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办理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议案及续办案进展情况的报告;

四、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区政府机构和职能调整情况的报告;

五、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办理情况的报告;

六、审议和决定人事任免事项。

 

关于201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3年7月31日在青山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青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焦绍云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报告我区201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上半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围绕建设生态宜工宜居新青山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突出抓产业、扩投资、促消费、惠民生,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按照区人大十四届二次会议上通过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上半年我区各项主要指标的执行情况是:

——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亿元,同比增长5%,与计划增幅相差 5个百分点;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6.57亿元,同比增长2.7%,与计划增幅相差 5.3个百分点;

——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3亿元,同比增长11%,与计划增幅相差 1个百分点;

—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27.77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年度计划的56.5%,与计划增幅相差 7.2个百分点;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56亿元,同比增长18.8%,完成年度计划的56.8%,超计划增幅10.8个百分点;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64亿元,同比增长70.8%,完成年度计划的48.2%,超计划增幅52.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完成49.05亿元,同比增长22%,完成年度计划的48.4%,与计划增幅相差 3个百分点;

——完成招商引资总额91.5亿元,同比增长51.9%,完成年度计划的87.7%,超计划增幅30.9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完成6201万美元,同比增长93.8%,完成年度计划的81.7%,超计划增幅78.8个百分点;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1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年度计划的49.1%,超计划增幅3个百分点;

——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4元,同比增长14.1%,完成年度计划的52.1%,超计划增幅1.1个百分点;

——全区新增就业174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达标;

——工业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在2010年基础上减排1.5%、0.2%、1.3%、0.9%。

上半年我区各项指标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但部分经济指标增幅偏低。在国际经济仍处于复杂调整期、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外需不足,内需趋紧,我区钢铁、船舶行业经营困难,部分重点税源企业税收大幅下滑,重大项目短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面对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全区上下不等不靠,始终将发展经济作为主要目标,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坚持走“调结构、促改革、稳增长、保就业”的发展道路,促进全区二三产业同步发展和社会民生事业不断改善。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服务业升级全面推进。加快滨江商务区建设,武青堤堤防江滩综合整治工程及临江大道拓宽改造工程已批准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审批,初步设计工作正加紧开展;砂石码头拆迁完成签约8户;二七长江大桥临江匝道建设工程前期规划设计已经提前完成;编制完成《青山滨江区域堤防综合改造工程第一批资金平衡方案》,已上报市政府审批;包含地铁五号线的《武汉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13-2020)》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论证,拟于近期经省发改委审核后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加快武九北环铁路拆迁步伐,新选址码头(天兴洲码头)预可研报告已经评审专家论证通过,《武汉长江火车轮渡战备码头及铁路专用线迁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待广州军区组织专家评审论证通过后,上报省发改委审批。武商众圆广场/中建开元公馆、青山印象城、中交红钢城、南阳金谷等服务业项目共完成投资8.9亿元;30亿元的“香域水岸”现代服务业项目业已开工。稳步推进“两河”区域开发,对两河区域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形成《青山两河生态文化区总体概念和空间布局规划》完善稿,青山港综合整治工作抓紧推进,正在进行拟征收房屋的调查摸底及初步测算工作。

工业倍增发展提速。大力推进10平方公里工业倍增发展区建设,上半年实现投资8.13亿元,完成目标进度的41%。北湖工业园“三路一桥”7月底全部完工,环科园绿色中路完工,焦沙中路、绿色南路、港北路和绿色三路全面开工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园船舶园横路一期已建成,正启动船舶园横路二期建设,大型海洋工程二期项目用地场平7月中旬完成。10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40万吨镀锡板、武汉国际钢铁物流服务中心、海洋工程及装备升级改造等项目推进顺利,其中40万吨镀锡板生产线、海洋工程及装备升级改造项目分别完成投资7.9亿元、2.55亿元。围绕10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打造煤化工产业园。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完成10-50亿元招商项目2个;策划引进云南曲靖众一13万吨炭黑、三一重工等项目。深入推进中小民营企业成长工程,积极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服务。着力引进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入园发展。

积极服务驻区企业。坚持为驻区大企业服务,畅通服务企业“绿色通道”。区领导多次到驻区大企业调研,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优质服务,为武钢、武石化新项目争取国家优惠政策,落实“五个对接”工作,着力解决制约北湖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武钢“非钢”产业发展壮大创造条件。召开现场会推进金资公司180万吨矿渣微粉项目,协调武钢与华润集团开展燃气合作,促进武钢、国电集团产业合作,支持武石化800万吨炼油二期改造和青山船厂、461厂、471厂扩大规模改造升级。全力推进产业链建设,做好钢铁产业链上下游及80万吨乙烯工程下游产业链的延伸配套工作。

2、加大城区建管力度,稳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全区“三旧”改造工作,加紧推进东部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全力做好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协调工作。积极推进微循环道路建设。做好四环线青山段建设的协调推进工作。优化青山地区经二七大桥到达汉口地区的公交线路3条,开通公交微循环线路1条。完成南干渠社区绿道建设2公里,完成园林植树1.9万株,建设绿地8万平方米,建设园林小景6处,“三小”绿地建设正在进行中。戴家湖公园项目建议书已获批复,项目选址意见书办理完毕,土地收储、调规工作已完成,并宗挂牌工作进展顺利。加强湖泊管理与保护,完成污水设施建设项目路段截污管道2.6公里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进青山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全面推进网格化建设。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推进“城管革命”,深化专项整治,创新管理机制,推进环境治理,办理渣土案件88件,及时处置路面污染87起,修复破损人行道15973平方米,道路破损及时修复率达95%,拆除各类违法建设356处, 面积11.3万平方米。我区1—5月份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累计平均得分值89.15分,暂居中心城区第3名。

3、深入推进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速示范园区循环化改造。围绕2013年计划推进的17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参加国家“2013年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备选园区”申报,实施方案已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加快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促进区域企业内部、企业间、产业间和园区间循环链条不断深入,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不断提速。按照项目建设进度要求,在建的12个循环经济项目,完成投资4.77亿元;5个新开工项目已按期开工2个;武石化CO余热锅炉改造、金资公司90铁粉2个项目竣工投产。

强化工业领域节能减排。以源头减量和全过程控制为核心,继续在园区企业中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加快重点领域和行业实施清洁生产工作进程。已启动6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同时,武石化、武钢华新、武钢维苏威和三源特种建材等4家企业通过市发改委组织的市级循环型企业专家评审,已获批为市级循环型企业;推进绿色节能建筑建设试点、合同能源管理和项目能耗评估等工作,新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1套,已建成系统正常运行率100%。1-6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17天,优良率达64.6%。

4、着力加强民生建设,持续改善居民生活

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投入1500万元启动7所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钢城一小、钢城九小通过 “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的检查,今年中、高“两考”再传捷报,高考600分以上依然处在全市前列。文体事业持续发展,文化惠民扎实推进。完成19个体育健康社区初审。组织实施青山江滩怀旧运动会。筹建2个24小时图书馆。结合五务合一,完善街道社区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科技体育中心项目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有效推进,提档升级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进卫生基本医疗保障,落实政府普惠政策,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五免六减”金额达220余万元。引入竞赛模式,建立完善四位一体管理方式,完成青宜居和临江港湾的幸福社区创建工作。 

推进全民创业和社会保障。上半年全区新增就业17425人,保持阶段性无“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完成社会保险扩面新增人数48522人,为退休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16.21亿元。保持低保人员应保尽保,上半年全区享受低保人数11958人次,累计发放低保金3107万元。出台了《青山区贫困群众重大疾病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对全区重病、重残低保户实施“一家一策”的帮扶救助,共给予大病医疗救助425户、903人,救助金额77.77万元。完成青宜居、青翠苑、119等3个社区“一键通”试点工作,启动街道试点建设。港东名居福利院项目已完成9层主体工程。八大家花园还建房项目正抓紧建设。我区保障性住房上半年开工建设数量达3500套。

    创新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主线,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加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力度,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全区社会治安总体保持稳定,上半年未发生命案。妥善处置规模性群体事件,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各项指标均达到市级目标要求。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保持食品药品安全无事故记录。扎实推进政府十件实事。

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一是驻区大企业经营十分艰难。受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以武钢为主体的钢铁行业产值利润都受到严重影响,上半年武钢仅完成工业总产值387.15亿元。二是项目建设推进十分艰难。我区土地紧缺,目前正处于“三旧”改造时期,拆迁阻力大,土地腾退慢,导致土地供应更加艰难。土地供应不足、建设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等老问题仍然制约我区项目建设的推进落实。三是城区基础建设严重滞后。西部“瓶颈路”,“断头路”多,东部骨干路少,全区次干道、微循环路通行能力不强,路况形象差,缺乏公共轨道交通建设;污水设施、排水设施陈旧落后。同时我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又缺乏市里足够的重视支持,推进艰难。四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巨大。民生需求、社会运转需求等刚性支出逐年增多,培植壮大财源和筹措企业发展资金难度加大。

在面对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我们更应看到希望和机遇。最近李克强总理指出,把中西部地区发展起来,是区域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应有之义。我区是中部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毫无疑义应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差别化的区域经济政策、持续不断地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的机遇。为此,我们要提振精神,坚定信心,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坚定不移实施“东工西居”、“二三同进”的发展战略,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振信心,克难奋进,努力实现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2013年各项预期工作目标。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抓产业促优化,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着力推进“服务业升级”。一是倾力打造滨江生态商务区,促进青山区服务业快速发展。滨江生态商务区完成12亿元投资。完成堤防综合改造及临江大道工程土地打包和资金平衡方案报批工作,确保10月份临江大道改造破土动工。青山印象城完成投资5亿元,武商众圆广场/中建开元公馆项目实现部分结构封顶。启动“两河”区域港渠整治工程及部分地块拆迁工作。二是突破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钢铁、石化、船舶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加快建设中胜泓润、鑫三磊等现代物流中心。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服务业,推进武汉(青山)冶金工业设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提升青山区工业设计产业核心竞争力,争取成为中南工业设计中心。

全力推进“工业倍增”。一是提速10平方公里工业倍增发展区建设。确保投入20亿元实施“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业倍增提速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提速项目引进。围绕钢铁产业、80万吨乙烯工程、10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加大上下游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力推进产业链延伸配套工作,打造煤化工产业园;落实好云南曲靖众一13万吨炭黑、三一重工等项目策划引进工作。着力引进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入园发展。三是提速项目建设。加快40万吨镀锡板、180万吨矿渣微粉项目、万吨粗蒽加工生产线、武汉国际钢铁物流服务中心、海洋工程及装备升级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四是提速循环化改造。全面启动青山工业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加快推进我区17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遴选2013-2015年实施并完工的27个项目(总投资24.86亿元)作为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项目向国家申请专项资金支持,深入开展清洁生产,扎实推进节能减排。

2、抓项目促投资,进一步增强发展支撑力

抓住投资和项目建设“牛鼻子”。一是强力推进项目落地和开工。严格落实项目推进责任制,努力破解项目推进中征地、融资等难题,确保全区重大产业项目快速推进。二是抓好投资环境改善。畅通绿色通道,及时跟进,贴身服务。三是继续完善招商引资工作奖励机制,多吸引实力雄厚的开发商到我区开发投资。四是建立和完善服务业项目库,将服务业重大项目纳入重点调度项目范畴。

3、抓服务促效益,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力

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优质软环境。进一步健全区级领导对口服务大企业、千名干部进千企、企业便利直通车、政企高层会商、现场办公等制度,主动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坚定不移地服务驻区大企业转型发展。积极参与和服务好武钢、武石化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改造,促进461、471等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打造国家船舶与海洋工程高端装备产业化基地。加大对产值过亿元增长型企业的跟踪服务。各经济主管部门继续加强与重点企业的沟通和联系,主动深入企业一线,指导和帮助企业共克时艰,努力促使经济指标向好发展。

4、抓城改促融资,进一步突破要素约束力

合力推进征收安置工作。积极推进39街等7个旧城改造项目的征收补偿拆迁,力争年内有实质性突破。加快39街、原政府大楼地块、冶金干部管理学院等重大项目的土地供应;积极推进东部城中村改造工作;切实做好投融资工作,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缓解资金紧张的瓶颈问题。

5、抓税源促增收,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力

加大税源培育力度,建立高效的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充分挖掘重大工程项目的增收潜力,落实土地开发相关税收政策,积极引进新生财源,培植中小财源,巩固支柱财源,进一步落实各部门、各单位的协税护税工作机制,确保各项税源不流失,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6、抓调度促进度,进一步加快经济运行力

围绕责任加强调度和协调。发挥绩效管理与考评督办作用,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调度和重点指标监测调度制度,加强协调、督查和通报,增强各目标责任单位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对超进度的指标,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确保这些指标年终全面超额完成任务。对掉进度的指标,加强督办和协调,努力完成目标任务。

7、抓安全促稳定,进一步提高应急救灾力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继续加强安监机构队伍建设。发挥街道在安全监管执法中的作用,继续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强化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管和检查,加强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全面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努力实现企业安全宣传全员化、社会安全宣传普及化工作目标。提高应急救灾处置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8、抓民生促和谐,进一步增强青山凝聚力

执政为民,惠及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始终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大重点市政道路建设的力度。继续推进中小学均衡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继续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抓紧推进科技体育中心项目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认真做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信访维稳工作。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成效逐步显现和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深入推进,特别是我区近年来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以及武钢实行战略转移和80万吨乙烯工程即将正式投产,我区正面临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机遇。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开拓进取,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下半年,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更加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充满信心,克服困难,奋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生态宜工宜居新青山而不懈努力!


关于2013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3年7月31日在青山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青山区财政局局长  周斌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报告我区201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积极应对重化工业效益下滑和结构性减税等因素的影响,按照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复的财政预算任务,大力推进财源建设,狠抓增收节支,积极促进青山经济社会发展。

(一)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1-6月,我区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77,691万元,为区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复预算的55.6%(下同),较正常进度高5.6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5,565万元,为预算的57%,较正常进度高7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8.8%;上划市级财政收入63,641万元,同比下降4.8%;上划中央级财政收入118,485万元,同比下降3.6%。

地方财政收入的完成情况是:

1、税收收入75,385万元,为预算的54.7%,同比增加7,410万元,增幅10.9%。

(1)增值税14,834万元,为预算的63.5%,同比增加1,442万元,增幅10.8%,剔除“营改增”政策因素的影响,同口径下降8.2%。上半年,国内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处于下滑态势,我区钢铁、船舶等传统支柱产业的税收明显下滑,以及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原增值税纳税人购进应税服务增加抵扣相应减收等因素影响

(2)营业税17,392万元,为预算的39.6%,同比减少5,628万元,降幅24.4%,剔除“营改增”政策因素的影响,同口径下降13.4%。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房屋交易营业税的增长,仍难扭转企业效益下滑的态势。

(3)企业所得税10,390万元,为预算的71.6%,同比增加259万元,增幅2.6%。

(4)个人所得税3,470万元,为预算的55.3%,同比减少192万元,降幅5.2%,主要是武钢今年未分红。

(5)其他税收29,299万元,为预算的58.8%,同比增加11,529万元,增幅64.9%,主要是二手房交易激增和旧城改造相关土地开发的推动。

2、非税收入20,180万元,为预算的67.9%,同比增加7,730万元,增幅62.1%。

(1)专项收入2,570万元,为预算的38.3%,同比减少414万元,降幅13.9%,主要是教育费附加同比减少553万元。

(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6,333万元,为预算的126.7%,同比增加3,811万元,增幅151.1%,主要是进一步严格落实财政部关于将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规定增加收入。

(3)罚没收入2,495万元,为预算的104%,同比增加1,252万元,增幅100.7%,主要是交通大队的罚没收入由市级划入区级。

(4)国有(资源)资产处置收入8,182万元,为预算的54.2%,同比增加2,481万元,增幅43.5%,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房屋拆迁补偿款。

(5)其他收入600万元,为预算的120%。

财政收入分部门的完成情况是:区国税局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50,923万元,同比下降1.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3,703万元,同比增长6.1%。区地税局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09,157万元,同比增长1.4%;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4,251万元,同比增长11.6%。区财政局组织收入17,611万元,同比增长86%。

(二)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1-6月份,完成地方财政支出78,266万元,为预算(含市下专款,下同)的42.1%,较正常进度低7.9个百分点,增幅11.7%。具体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11,649万元,为预算的50.4%,增幅8%。

2、公共安全11,154万元,为预算的54.6%,增幅26.1%,主要是警务机制改革增加交通大队及钢城分局支出、完善消防配套设施及创建经费等。

3、教育20,750万元,为预算的43.6%,降幅1.2%,主要原因是绩效工资由一次性发放分解为每半年发放一次,进度偏低主要是基建项目多在暑期开工。

4、科学技术109万元,为预算的5.9%,增幅3.8%,进度偏低主要是科技三项费通常在下半年分解到具体支出项目。

5、文化体育与传媒540万元,为预算的31%,增幅17.9%,主要原因是加大对老年人运动和全民健身活动的投入;进度偏低主要是部分项目尚处于政府采购阶段。

6、社会保障和就业9,761万元,为预算的61.5%,增幅31.4%,主要是按政策补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对春节城乡困难群众一次性生活补贴、对9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和“五务合一”建设经费等。

7、医疗卫生4,260万元,为预算的34.3%,增幅71.8%主要是补发公共卫生、基层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进度偏低主要是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专项在上半年考核后方才拨款。

8、节能环保1,684万元,为预算的41.3%,增幅374.4%,主要是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专项资金的执行进度,支持工业园区建设。

9、城乡社区事务11,168万元,为预算的49.7%,增幅5.5%,主要是安排“关心城管作业人员”政府实事经费。

10、农林水事务    1,210万元,为预算的52%,增幅37.2%,主要是严西湖岸线整治和三干道平行渠清淤等。

11、工业商业等事务1,119万元,为预算的19.1%,增幅0.9%,主要是安排“缓解市民出行难”政府实事专项资金;进度偏低主要是支持企业发展专资金通常在下半年分解到具体支出项目。

12、住房保障支出1,655万元,为预算的41.6%,降幅25.8%,主要是上级在去年同期下达了廉租房专项资金。

13、其他支出3,207万元,为预算的24.9%,降幅16%,主要是政策性专项通常在下半年执行。

(三)上半年预算执行的特点

1、地方收入逆势增长,但收入质量逐年下降

在契税、土地增值税和非税收入等区级分享比例高的项目的拉动下,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增幅高出全口径财政收入16个百分点。但税收收入占比将为78.9%,较去年同期下降5.6个百分点,收入质量进一步下降。非税收入的强劲增长,对拉动财政收入增长做出了积极的重要贡献,但其中的一次性因素多、增长不具可持续性,由此积累的收入风险也增多。

2、重点企业减收严重,但旧城改造成效初现

钢铁、船舶等传统支柱产业依然处于低迷,49户千万元以上重点企业上半年较上年同期减收1.78亿元,同比下降10.7%。在工业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2010年启动的旧城改造为我区的财政收入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税收效益在今年开始显现,上半年贡献税收2.35亿元,换算地方收入1.93亿元,在地方收入中的占比达20.2%。

3、支出进度不尽理想,但支出结构逐步优化

剔除上级专款因素的影响,则上半年支出进度为44.5%,低于正常进度5.5个百分点,主要是区级专项资金通常在下半年才能完成资助项目论证和资金拨付。但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八项规定”精神,大力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同时,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支出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

1、强化绩效管理激励作用。科学分解各绩效目标责任单位的收入任务,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保障人大批复预算任务的完成。税务部门牢固树立向管理要税源的意识,健全重点企业和重大工程项目监测,严格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审核,强化对异动税源的稽查和评估,税收征管质量明显提升。经济开发区全速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武钢资金钢铁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等大型工业项目的招商,力促100万吨煤焦油7月份正式生产。街道办事处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厂前街、红卫路街、武东街、钢花村街等辖区内的中小企业和工程项目发展态势较好。财政部门严格执行财政部88号文件规定,及时将非税收入解缴入库纳入预算管理。

2、积极改善服务企业质量。走访武钢、石化、一冶、461等驻区大企业,争取企业加大对青山的投资。紧盯区内重大项目进度,实施项目全过程跟踪管理,及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推进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早生效。搭建财源建设信息共享平台,深化由政府主导、财政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财源建设信息交换机制,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

3、优先保障民生事业发展。调度资金优先保障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支出需要,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农林水事务、节能环保等支出增幅高于平均水平。严谨编制2013年的投融资计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在严格控制风险的情况下,保证区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需求。积极参加武汉市2013年国际高端投融资沙龙,吸引了国、内外资本参与我区的滨江商务区改造、“两河区域”综合开发和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

4、严格规范财政基础管理。对全区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并予以公开,着重对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进行检查,进一步优化全区投资环境。根据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治理工作要求,制定了《青山区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置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全面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的编制核定工作。对全区行政事业企业的637处房屋土地进行了清理汇总,为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处置收益的管理奠定了基础。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任务

下半年,预计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平稳,但经济形势更加错综复杂,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存,增长动力和下行压力并存。而我区税源仍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固有税源减收明显,新增税源规模有限,补充税源难以持续;同时,税源结构单一,收入质量下降,积累的一次性因素较多,抗风险能力不强,持续增收的难度颇大;此外,国家自8月1日起进一步扩大“营改增”的范围,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收入形势不容乐观!

面对财政增收的困难,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财源建设和服务企业的力度,强化责任心、增强责任感,齐心协力,狠抓增收节支,全力以赴冲刺全年财政收支预算任务。

1、全力推进财源建设工作。抢抓驻区大企业战略转型的机遇,紧密跟踪武钢资产经营、土地资源整合以及对内对外合作项目,大力支持造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挖掘企业资源,由存量换增量,做大做强区级税源。进一步完善财源建设信息交换机制,密切关注“三旧”改造项目拆迁和招商进度,规范土地开发项目的税收征管。严格规范全区房屋和土地资产的管理,加强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房屋的拆迁补偿、出租收入的动态监控,以及对区属国有企业的业绩考核和财务监管,加大对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的收缴力度。

2、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挖掘重点企业的潜力,围绕国贸公司、物流集团、金资公司、461厂等企业的上下游,加大对成熟企业招商引资力度。着力以北湖工业园为载体,打造承接80万吨乙烯项目产品深加工基地,争取大企业的支持加快项目布局。研究建立凸显青山特色的财政政策,以“滨江”商务区和“两河”文化区域为载体,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东部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更优的环境扶持企业发展,做大总量、提高质量,提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政策的绩效。

3、全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遴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着力从土地、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等专项资金及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的引导作用,认真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财政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的扶持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贴身服务。大力鼓励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研发金融产品,努力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成本高”问题。引导和鼓励企业在“新三板”等资本市场上寻找契机,增强企业实力和竞争力,助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4、全力保证重点民生支出。认真做好重点民生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将新增财力60%用于民生工作”,为青山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努力缩小与其他城区的差距。规范区级机关部门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实现公务用车常态化管理。落实财政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规定,逐步化解教师待遇遗留问题。严格执行社会保障和就业补助政策,逐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落实社区惠民项目,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全面保障政府实事的顺利实施。主动抢抓全市“三旧”改造机遇,多渠道筹集资金,加速推进城区改造和城市建设。

5、全力提高财政支出绩效。选择涉及民生的重点项目,加速推进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以绩效评价为突破口,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完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加大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宣传,强化部门的支出责任及绩效意识。对8个区级预算单位的部门决算真实性进行核查试点,为支出绩效评价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切实加强支出预算的执行分析,实现预算资金使用的动态监控。实施部门“全口径”预算,加大对各类资金的统筹力度,新增支出优先消化部门沉淀资金,盘活存量,向内挖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青山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阵痛期,财政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委确立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区人大的各项决议,更加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战胜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确保圆满完成2013年财政预算任务!


 

说明:2013年预算数是将预备费和政策性专项(在其他支出反映)依据实际执行情况分解到相关支出功能科目中,同时年初预计专项转移支付18000万元,已依据上级专款下达进度据实分解到相关功能科目之中。

 

关于办理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议案

及续办案进展情况的报告

——2013年7月31日在青山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青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姜 辉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主任会议报告议案和续办案办理进展情况。区人民政府对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实施“工业倍增”计划、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案》和《关于加快青山区旧城改造还建房建设案》2件议案的办理工作高度重视,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刚刚闭幕,区长何建新就主持召开了区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议案办理工作,成立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领导和部门。各分管区长加强对议案办理工作的统筹和调度,坚持深入调研、督办协调。各承办单位在区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指导监督下,认真制定方案,细化目标,强化措施,扎实有序推进议案办理工作。同时,对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交办的《关于加快推进青山滨江和“两河”区域(原青山港)综合开发建设案》和《关于加快推进青山区文化产业发展案》2件议案,区人民政府也进一步加大续办力度,推进工作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关于加快实施“工业倍增”计划、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案》(以下简称1号议案)的办理情况

区政府及相关责任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业倍增”战略部署和全区中心工作要求,全力破解发展难题,以加快改革、创新驱动为突破口,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努力实现青山工业经济提档升级。1-6月,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33.8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工业增加值136.6亿元,同比增长2.7%。10平方公里工业倍增发展区建设实现投资8.13亿元,完成目标进度的40.6%,位列三个跨三环中心城区第二名。预计到7月底可完成10.8亿元,完成目标进度的52.5%。新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7月份,预计新增2家,累计完成10家,完成合格值目标的100%,挑战值目标的83%。

(一)超前谋划,组织编制园区专项规划

区开发区工信局围绕《武汉市青山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工业示范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以下简称《规划导则》)和《武汉青山(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等纲领性文件,有序推进44.01平方公里工业倍增示范园区规划建设。

一方面,在《规划导则》的基础上完善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力量编制完成煤化工产业园发展规划、园区电力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启动了铁珞山地块、利和机电产业园一期的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同时编制了智慧城等一批项目实施规划,着力为园区产业和项目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在《发展规划》基础上编制产城一体发展规划,参考《武汉工业倍增发展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导则》,结合园区项目招商以及范围内的城中村改造,统筹项目产业发展和白玉山、武东两个区域性城市副中心发展建设,制定了《青山区循环经济产业园产城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并委托武汉市信息中心为编制单位,目前已进入方案编制阶段。

(二)扎实推进,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1、北湖工业园。道路建设方面,“三路一桥”主轴建设加快推进。青化路延长线已全线贯通;青江大道进入混凝土路面铺设阶段;金港北路3100米便道全线贯通;青江大桥完工并初步通过验收。根据承诺时间节点要求,本月底道路工程将全部完工。北湖园区场平总面积5300亩,回填土方总量255万方,已完成5140亩、247万方,完成工程总量的97%。累计完成供水、雨水、污水、通信、燃气管网8千米,燃气调压站正在建设;北湖港3号变电站完工;100万吨煤焦油项目双回路输电线路工程进度达90%。

2、环保科技产业园。环科园续建道路2条(绿色中路、焦沙中路),新建道路4条(绿色南路、焦沙支路、绿色三路、港北路),总长6218米。其中,绿色中路已建成验收;焦沙中路正在实施余下300米雨污管铺设工作,进入水稳层铺设阶段,形象进度过55%;绿色南路完成9户企业拆迁,正在进行路床清理;港北路和绿色三路于5月15日开始施工,正在进行清淤和管道预埋,预计10月底全线贯通。一期219亩场平完成,二期876亩场平完成80%。累计完成供水、雨水、污水、通信、燃气管网4千米;环科园10千瓦电力开闭所正在进行桩基处理,污水处理站启动相关报批手续。

3、装备制造产业园。船舶园横路780米一期道路建成,船舶园路700米土路床回填、道路雨污水管网下埋和400米砼路面工程完成,船舶园横路二期道路建设启动,正在进行土路床回填;船舶园路南段污水管铺设完毕,土路床回填完毕,北段涉及的武东村两家厂房预计月底完成拆迁,即开工建设,计划今年10月初步形成园区环形通车道路。启动大型海洋工程二期项目用地的场平工程已完成50%。武钢华润正在进行园区燃气管道的铺设。

(三)创新思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区政府责任部门采取“向上争、财政贴、企业借、银行贷、平台融、建设单位垫”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BT、BOT等方式,千方百计破解资金筹措难题。区开发区工信局成立报建手续专班,全力推进北湖工业园基础设施后续工程。截至目前,实际筹集园区建设资金3.17亿元,实际支出建设资金3.22亿元。同时,分别与市政集团、武钢北湖公司签订了共7400万元的道路代建协议,与武汉武钢碧水源环保科技公司合作代建7200万元污水处理站,与武扬公司协议代建1700万元的开闭所。三个园区与企业签订场平代建协议资金3200万元。

(四)招商引资,着力项目建设和产业延伸

新型工业倍增示范园区的发展以重点项目为支撑,突出主导产业。工人村都市工业园以总部经济区、物流基地、新型临站商务城市综合体和科工贸中心为重点。北湖工业园以发展化工与煤化工项目为重点,同时依托武钢有效资源,构筑100万吨煤焦油、80万吨乙烯、汽车配件三大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园以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大型海洋工程、大型盾构机、焊接材料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为重点,着力发展船舶及成套设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环保科技园以环保设计研发、环保装备制造、再生资源利用和综合服务为主。

围绕国内外500强、央企开展有针对性招商,由区级领导亲自挂帅,千方百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共完成招商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分别为大型海洋工程和金资钢铁循环经济产业基地项目。同时引进13个科技型、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入园。共引进市内资金4.27亿元、市外资金14.65亿元、外资323万美元。

(五)下步工作安排

1、继续推进《青山区产城一体规划》编制工作。形成一个符合青山实际、具备产业特色、指导性强的规划成果,适应园区发展需要,促进产城一体化建设。

2、继续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倒排工程进度,实行量化管理,坚持半年检查、季通报、月调度、周统计工作制度。按照“建一成一”的原则,在推进以道路为重点的基础建设的同时,加快对周边项目地块的基础建设,积极稳妥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力争项目早日投产。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产业招商。加大乙烯产业(油化工)与煤化工产业的融合,延伸龙头企业的产业链,重点促进三一重工项目的落地、云南曲靖众一炭黑项目的签约、武钢铁珞山项目的前期规划,跟踪服务好武石化与韩国SK项目的合作。以一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孵化器为载体,打造环保型、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二、《关于加快青山区旧城改造还建房建设案》(以下简称2号议案)的办理情况

半年来,全区紧紧围绕2号议案各项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力度,多措并举推进还建房建设。同时,区考评办将还建房建设纳入区级绩效目标,对工程进度实行严格的绩效目标管理。截至目前,全区4个还建房项目建设正在全力推进,具体情况为:

(一)还建房建设进展情况

1、八大家花园项目。启动于2010年的旧城改造,区委、区政府考虑到拆迁居民的还建意愿,将38、42、43街三个地块确定为还建区域,项目总占地335亩,规划建筑面积80.45万平方米,规划建设45栋单体建筑,其中,住宅面积52.35万平方米,还建房6300套,是全市目前最大的在建保障房项目。目前,38、42、43街桩基及支护工程全部完成;42、43街土方运输工作全部完成;43街房屋13栋中的10栋进入地上施工,最高已到12层,3栋正在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预计43街还建房2014年8月交房,38街还建房2015年3月交房,42街还建房2015年6月交房。

2、新桥花园一期项目。该项目位于新沟桥24、28街,规划用地面积约39.9亩,拟由武钢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限价商品房,总建筑面积约9.4万平方米,规划建设5栋33层高层建筑,981套房屋,其中公租房136套,还建房845套。目前,新桥花园规划设计总平面图完成,正在加紧各项手续办理工作,项目西侧用地土地平整工作完成,同时已完成地勘、桩基、主体施工图设计,12月底前完成地下室结构施工,达到正负零。计划2014年11月建成。

3、东方雅园三期项目。由市统建集团承建,住宅中2578套已由市房管局调配为我区旧城改造项目动迁安置房,总还建面积19.3万平方米,户均面积75平方米。我区已向市统建集团预付2亿元启动资金。目前该项目正在紧张施工,计划建设房屋21栋,施工进度全部达到结构正负零,其中9栋房屋主体施工达到地上1-4层。计划今年底实现结构封顶,2014年底全面交房。

4、港东名居二期项目。港东名居二期位于洪山区和平街武丰村范围内,占地70亩,规划建筑面积16.3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3.7万平方米,拟规划设计套数1900套,其中动迁房1200套,经适房700套。目前该项目已经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5月交付使用。

(二)下步工作安排

1、突出重点,抢抓工程进度。做到月计划、周安排、日调度,确保关键节点目标落实;加强对施工队伍的跟踪督导,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各项问题;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加强施工调度、抢抓工期进度。

2、积极协调,解决突出矛盾。继续加大与市规划、市房管、市土地中心等部门协调力度,加快项目规划方案调整和审批等手续进度。继续统筹协调相关区属部门,加强土方运输和消纳场的管理,加强工地文明施工管理以及房屋建设质量监管。

3、加强监督,确保项目质量。切实加强对监理公司的统筹调度,充分发挥监理公司的监督管理作用。切实加强施工安全、建管质量检查,全区定期通报检查结果,及时纠正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及时协调,锁定建设资金。继续做好八大家花园招标及相关合同的签订,协调业主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尽快协调东方雅园工程进度款到位,尽快启动预分房回款工作。

5、加强宣传,稳妥推进安置。进一步加强居民群众宣传工作,成立了全区安置工作专班,制定切实可行的安置方案,按期启动选房安置工作。进一步强化安置工作流程的监督,确保安置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三、《关于加快推进青山滨江和“两河”区域(原青山港)综合开发建设案》的续办情况

在去年工作基础上,今年区政府继续抢抓机遇,各职能部门主动作为,滨江和“两河”区域综合开发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

(一)滨江区域综合开发建设情况

1、堤防江滩综合整治工程。滨江商务区定位为青山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地。区政府将堤防江滩综合整治工程作为青山区滨江商务区的引爆项目。堤防江滩综合整治工程青山段(罗家港~武丰闸),长7.5公里。主要包括堤防综合改造、临江大道拓宽改造、砂石码头搬迁及项目资金平衡。

堤防综合改造工程。工程已列入2013年市重点项目,计划10月中旬开工建设,先期完成二七长江大桥至建设二路段堤防改造任务。经过不懈努力,已取得市发改委、市水务局、市环保局、省水利厅、长江委等上级部门的相关批复,工程报建程序已完成。预计8月进入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9月可进行工程招投标。

临江大道拓宽改造工程。工程已列入2013年市级城建计划,今年实施第一期建设一路至建设五路段2.3公里改造,由市水投公司委托区城建局建设。目前,已启动该路段路面附着物清除工作,制定了道路涉及房屋的征收方案。区城建局协调上级部门与省、市供电部门,已完成10千伏和11万伏超高压入地可研报告,正在报批。武钢自来水公司新建管道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弱电管群设计、设备采购、土建施工招标等工作完成。

砂石码头搬迁。滨江区域内沿江砂石码头经营户共23家,已明确权属企业和单位,采取以经济补偿的方式对砂石码头设施实施搬迁。截至目前,码头搬迁已成功签约9家。2013年计划施工范围二七桥至建二段的6家码头全部签约,搬迁接近尾声。

项目资金平衡。青山堤防江滩综合整治工程预计总投资约23.8亿元。区政府一方面采取土地打包来进行项目资金筹措,另一方面采取BT融资建设方式加快项目推进。目前,土地打包及资金平衡方案已报市政府决策,已初步确定BT合作对象,市水投公司正在制定BT建设方案,待报市政府审批后即可进行BT招投标。

2、区域内道路的建设。青山滨江生态商务区内有4条道路列入建设计划。园林路(和平大道—临江大道),列入市城建计划主干路建设项目,总投资8654万元。该工程于2012年12月23日开工,目前已完成房屋征收工作,完成污水管道350米,完成投资2000万元,计划年内完工。建设二路、建设三路、三弓路,属于市城建计划保障性住房配套道路建设项目,以列入2013年市城建重点工程,总投资3.8亿元,前期审批及设计招投标已完成,正在落实资金来源,组织进行施工图设计以及监理招投标工作。

3、土地储备及征收工作。滨江生态商务区域内纳入“三旧”改造总用地面积3017亩。2013年拟启动13/14街、红钢城铸造厂、47/48街、52街冶金管理干部学院、中南冶勘、39街、53街省建一公司、44街、区国税局等9个地块旧城改造征收计划,征收用地面积768.9亩。目前,已成立征收项目部,向市规划部门申报房屋征收计划和土地储备计划,完成征收范围内的相关情况的初步调查,制定了房屋征收安置补偿方案。13/14街项目、中南冶勘项目、39街项目征收工作已正式启动。

4、节点工作有序推进。关于武九北环铁路线拆离,目前,相关部门已明确同意武汉长江火车轮渡码头易址迁建和武九北环线外迁;已完成《武汉长江火车轮渡战备码头及铁路专用线迁建工程预可研研究报告》,已通过市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确认了新战备码头选址。战备码头及铁路专线迁建方案已确定,总投资17.7亿元,由市里筹集。关于地铁5号线提速。建设线路图及时间表基本确定,由规划层面向实施层面推进。5月,市发改委组织《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3-2020年)》专家咨询会,地铁5号线新增入建设规划,总长27.3公里,计划2016年开工,2020年竣工。市发改委将于近期向市政府提交建设规划报告,待市政府会议研究通过,下步将按程序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二)“两河”区域综合开发建设情况

1、编制完成“两河”区域综合开发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在前期规划编制基础上,完成了《青山两河生态文化区总体概念规划》的修订工作,对核心区的项目业态进行了新的策划和调整,可为我区两河区域综合开发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2、推进大东湖生态水网青山港港渠整治和引水口工程。完成青山港引水口方案的调整和港渠整治方案,并通过了专家评审和可研报告的批复。港渠整治工程现已完成初步设计工作,拟进入报批程序,即将开始工程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招投标工作。青山港引水口项目现已完成共用武钢引水口方案论证及泵站维修改造方案的修改完善工作,并于6月初通过了专家评审,市水务局负责投资2000万元对武钢江边泵站实施改造和升级,利用武钢江边泵站取水,作为大东湖水网引江济湖水源。

3、“两河”区域地块土地征收工作。楠姆F地块为2013年“三旧”改造第一批计划启动项目。经与万科前期多轮对接洽谈,结合市规划局来我区调研时提出的“打造高品质、项目外平衡”要求,万科公司拟提交先期启动地块的设计方案。

(三)招商引资工作

今年以来,共接待了新加坡企发局、香港南华集团、江苏雨润集团等企业客商近70批200余人次来我区考察。目前,滨江区域正在推进的服务业项目有20个,其中在建项目3个,落实投资主体项目4个,重点在谈项目 6个,重点策划项目7个。

1、在建项目。奥山世纪城项目。商业部分完成基础工程建设,商户已进场装修,近期将开街试运营。东兴洲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大华集团启动还建房建设,开工面积达27万平方米。12万平方米滨江天地一期(商品房)今年10月进行预售。中交二航局项目。项目一期4栋建筑正在进行深基坑开挖,预计今年10月开盘销售,2014年6月主体结构封顶,2015年9月整体交付使用。

2、新建项目。45/46街武商青山国际商城项目。项目已开工建设,商业综合体部分主体结构年底封顶。33街地块旧城改造项目。深国投已确定项目总包方,4月28日开工,目前正在桩基施工。武钢北库地块项目。项目主体广东联泰集团已选定建筑设计单位,拟于10月汛期结束后开工建设。公交六公司地块改造项目。湖北铁托利和集团已取得该地块国有土地建设使用权,正在进行项目方案设计,并办理相关手续。

3、重点在谈项目。老政府大楼地块。武汉青和城置业公司有意在此建设青山资本大厦,打造青山金融服务平台。目前,企业已在我区注册公司,并已提交初步概念设计方案。滨江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广东联泰集团有意参与开发建设,政企双方正就合作协议内容进行磋商。建五路生态园。荣宝阁艺术馆有意投资建设文化产业项目。目前完成项目初步概念方案设计,并与和平公园签订框架协议。44街旧城改造地块。多家企业有意参与开发建设,部分企业正进行咨询论证,部分企业完成初步概念方案设计。中国平煤物流总部项目。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公司拟在滨江区域投资20亿元建设物流总部。目前企业已经注册,签订了合作协议。人信地产文化商业综合体。湖北人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在13/14街建设文化商业综合体。政企签订合作协议,启动了该地块拆迁征收工作。

此外,纳入我区2013年土地储备计划的沿江片D、E、F地块、39街旧城改造地块、15街武钢设计院地块、武钢材料仓库南库地块、武汉科技大学东院地块,正在对外进行宣传推介。

(四)下步工作安排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滨江开发领导小组、各工作专班的作用,整合资源,协调推进。

2、进一步抓好节点跟进。加快推进堤防江滩改造工程,做好临江大道拓宽改造推进工作,抓好滨江区域砂石码头搬迁工作,加快旧城改造土地征收工作。

3、 进一步做好协调配合。协调市水投公司加快推进青山港综合整治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及施工招投标工作,按时间节点启动港渠整治建设。

4、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做好青山重点项目的推介和信息发布,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行业龙头入驻青山,促进项目早日启动建设。

四、《关于加快推进青山区文化产业发展案》的续办情况

按照“政府主导、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区政府高起点规划城市布局,凸显我区产业文化特色,与滨江商务开发建设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批文化产业项目。

(一)文化产业项目进展情况

47街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项目。今年5月22日该中心正式开业,书画研究院、版画研究院同时举行了挂牌仪式。中心共4层,每层1500平方米,其中顶层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有“非遗”展示室、艺术工作室和供辅导交流的中型演艺多功能厅等。一至三层,华夏影业公司和金融服务业正在装修,计划近期开业。

奥山文化广场项目。目前3.8万平方米的商业步行街建成。已与沃尔玛、韩国CGV国际影城等百余户商家正式签约,其中有世界500强5家,国际上市品牌10余家。总投资3000万元欧悦(奥地利)冰雪主题公园正在建设。文化广场力争9月开街迎宾。

42街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南京顺天集团计划投资4亿元,对42街“小八栋”、“红房子”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世界之窗•青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引进包括设计、动漫、音像、文化休闲等业态的文化创意类企业。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及概念设计书完成,并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科技体育中心项目。该公益性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己取得“一证一书”。4月9日,中体公司通过招标形式取得了27亩开发用地,总建筑体量10万平方米。目前项目完成地质勘探,各项建前手续正在办理,6月22日已开工。

园林小景和城雕建设。在南干渠社区绿道示范段、冶金大道工业四路以西段建设“花境”,建设面积4800平方米,投资160万元。建设三路朝阳街、园林路钢都126街、园林路武钢图书馆、和平大道建设六路、友谊大道园林路、工业一路恩施街、建一南路友谊大道口东侧、建一南路友谊大道口西侧等8处园林小景正在建设中。

民间手工艺传承展示中心。在红钢城街和畅社区(8街坊)兴建,5月主体建筑建成,正在设计装修。重点策划和集中展示社区民间艺人的工艺作品,宣传地区版画、汉绣等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

英赛工业设计园项目。去年英赛工业设计园获批成为全市首批“科技和文化融合园区”,今年,在“钢谷”租赁整栋2号楼兴办文化创意产业园,目前一批企业有意入驻。

区文化馆大院。在成功引进了天河国际影城、跆拳道馆、体育舞蹈培训、文化培训等产业项目的基础上,今年结合14街旧城改造,拟按连片开发思路制定规划,着力打造影视院线、文化艺术培训、演艺娱乐以及新兴时尚的文化产业项目,与青扬十街金融商务服务商圈联动开发。

原青山剧院改造建设项目。青山剧院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占地5300平方米,因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目前已空置。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简称市文广新局)计划对青山剧院整体改造,打造成综合性文化娱乐中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目前,市文广新局编制了改造建设概念性方案,已启动各项前期工作。

   (二)下步工作安排

    1、加强协调配合。续办案涉及承办单位多,需要协调的问题多,特别是一些政策层面的问题,往往会影响办理过程及效果。续办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将主动听取相关成员单位意见,加大沟通力度,妥善解决职责范围内的相关问题。

2、促进项目落地。进一步完善规划,加大“文化搭桥,政企联手”工作力度,促使更多文化项目落地。根据概念规划,“两河”区域中将打造创意红坊、品质水坊、产业智坊等一系列展示青山底蕴的特色街坊,建设中部地区第一条室内水街、武汉市第一个车厢酒吧街和荆楚水巷等文化产业项目。

3、加强督促和检查。续办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将认真开展议案办理的检查督促工作,随时掌握办理工作进度和办理质量,适时通过座谈会、邀请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代表视察等方式,检验议案办理成效。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议案紧扣全区发展主题,时间紧、任务重、战线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人大代表们的希望和要求还有差距。恳请区人大继续监督政府工作,为青山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区政府将继续深入推进各项议案的办理工作,切实把人大代表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诉求落到实处。


关于区政府机构和职能调整情况的报告

——2013年7月31日在青山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上  

青山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王宏艳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报告区政府机构和职能调整情况,请予审议。

一、我区政府机构和职能调整背景

党的十八大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作出了总体布置,确立了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提出要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立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今年2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强调,要深刻认识深化行政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3月中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4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18号),对地方改革工作进行了具体指导。市委市政府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分别于4月28日6月19日,两次召开会议,动员布置全市机构和职能调整工作,其主要精神是:

(一)市政府机构和职能调整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4月28日,市政府机构和职能调整工作会议决定对我市的城市管理、文化、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和职能进行调整,明确全市改革工作任务,对区级改革进行动员部署。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贾耀斌同志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市编办主任黄松如同志介绍了市政府机构和职能调整情况,并部署具体工作。各区常务副区长、区编办主任及市相关委、办、局部门领导参加会议。

会议下发了《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城市管理、文化、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和职能的通知》(武文〔2013〕15号),其主要内容是:

1、组建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将市城管局(市城管执法局)的职责、市环保局的噪声油烟污染执法职责,以及市园林局的城市绿化执法职责予以整合,组建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挂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牌子),为市政府工作部门。调整后,不再保留市城管局。

2、组建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整合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市广播影视局的行政管理职能,将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市广播影视局合并,组建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挂市文物局、市版权局牌子),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将原上收的中心城区广播影视管理职能下放到各中心城区。调整后,不再保留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市广播影视局。

3、组建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将市卫生局的职责、市人口计生委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职责整合,组建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同时,将市人口和计生委研究拟订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人口政策的职责划入市发改委。调整后,不再保留市卫生局、市人口计生委。

4、调整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实行食品药品市、区分级负责监督管理的体制。市质监局承担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卫生监督管理职责、市工商局承担的食品流通环节及相关食品消费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市食药监局。

5、强化市食药监局职责。保留市食安会,为议事协调机构,具体工作由食药监局承担,并在该局加挂市食安会办公室牌子。将工商、质监部门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和检验检测机构划转到食药监局。

市农业局负责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以及畜禽屠宰环节和生鲜乳收购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将市商务局的牲畜屠宰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市农业局。中心城区的畜禽屠宰监督管理职责由区食药监局承担,新城区由区农业部门承担,其他区由管委会指定部门承担。

6月6日,新组建的市政府各工作部门“三定文”出台,并下发至各区,标志着市政府机构和职能调整工作顺利完成。

(二)市食药、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6月19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食药、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工作会议,对4月28日的会议部署进行落实,明确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由市垂直管理改为市、区分级管理,签订了有关机构和编制人员的划转协议。

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志辉主持,贾耀斌副市长出席并讲话,市直相关部门领导及各区常务副区长、编办主任、食药监局局长、质监局局长、工商局局长参加会议。会上,市直各部门和各区签署了机构和编制人员划转移交协议。

市编办主任黄松如全文传达了武编〔2013〕45号文件,《市编委关于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实行市区分级管理调整机构编制的通知》,其主要内容为:

1、全市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由市垂直管理改为市区分级管理。各区分局、基层派出机构、相关事业单位均随职责整建制划转到各区管理。

2、关于机构下放。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食品药品、工商、质监三个局下放各区后,列为区政府工作部门,保留设置,以后逐步调整到机构限额内。原各区工商分局下属工商所、区食药监分局下属食品药品监督所、区质监分局下属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一并下放。

3、关于编制职数划转。全市食品药品、工商、质监分局及基层派出机构共3405名行政编制,食品药品监督所270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工商分局下属消费者协会84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个体私营协会75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全部划转各区。以上划转机构编制同时,对应干部职数一并划转。

4、关于人员划转。下放的行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按规定划转,行政机关工勤人员参照市有关文件按后勤服务用人额度管理,离退休人员、其他聘用人员按整建制划转原则一并划转。

此外,贾耀斌副市长在讲话中提出食药、工商、质监的下放交接工作要在6月底前完成,各区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工作要在7月底前完成。6月底以前,食药、工商、质监等方面的管理责任以市局为主,7月份开始,食药、工商、质监等方面的管理责任以区为主。各区的机构和职能调整方案须报市编委批复同意后,各区负责组织实施。

二、我区机构和职能调整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全会、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有关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着力解决制约青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完善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能,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二)基本原则

1、上下衔接,重点调整。遵循上下基本对应的原则,认真做好与市机构和职能调整方案的衔接,按照青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调整机构和职责,做到与其他中心城区大体一致,上下衔接,总体稳定,重点调整,区政府机构整体格局保持相对稳定。

2、整合职能,理顺关系。按照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管理的原则,探索建立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内设机构大科(室)制,对有关部门的职责进行调整,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通过职能整合提高政府效能。

3、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在机构和职能调整上注重从我区实际出发,体现机构改革和职能配置服从服务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要求,体现行政体制改革调整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并且按照政事分开的要求,统筹推进相关事业单位的改革调整。

4、重心下移,充实基层。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要求和市区的职责分工,简政放权,重心下移,明确各层次的职责和权限,完善属地化管理体系,充实加强基层监管力量,提升管理水平和效能,切实落实监管责任。

5、精干机构,科学“三定”。这次机构和职能调整,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规定的我区政府工作部门机构限额,并按规定和要求科学核定部门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在内设机构上,体现精干高效和综合设置的要求,探索大科(室)制,新组建和调整部门有关内设机构随职责相应划转,并按改革的要求重新整合;在编制配备上,新组建和调整变动的部门,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人员编制随职责划转,计入新部门基数后再重新核定。合并组建的部门,编制按一定比例适当精减,对于职能划出的部门,编制按比例划出;在领导职数核定上,根据有关职数管理的规定重新核定。

三、我区机构和职能调整方案的形成过程

(一)认真学习研究文件,把握精神实质。这次改革调整共收到武文、武编9份文件,贾市长讲话2份,我办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改革调整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结合实际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全面准确把握中央、省、市有关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和纪律要求,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以及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二)向主要领导汇报,做好改革准备。两次会议后,我办及时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有关情况,按批示要求,在认真研究文件精神基础上,加快工作步伐,做好各项改革的准备工作。

(三)开展调查研究,理清调整思路。我办先后到各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并与兄弟城区保持沟通与联系。同时积极配合区委督查室搞好调研,召集改革和下放部门单位领导座谈会,听取意见,形成了我区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建议材料。在两次市委督查室专题座谈会上,我办积极向市委督查室、市编办反映机构改革、职能调整、接收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部分建议得到采纳,减轻了工作的难度。

(四)提前锁定相关信息,保证机构和职能调整平稳进行。我办通过网上查询、与市编办联系以及由本单位提供等多种形式,提前锁定了调整下放部门的编制、职数、人员等相关信息,为确保改革调整平稳推进。

(五)召开相关会议,讨论制定我区机构和职能调整方案。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编办起草了我区机构和职能调整方案。在制定意见的过程中,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对方案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意见和建议。6月19日,区编委会召开会议,讨论和通过了方案。7月2日和11日,区政府常务会和区委常委会分别对方案进行了审议并获通过。市编委已对我区的方案进行了批复。

四、我区机构和职能调整的主要内容

   这次机构和职能调整的重点是,紧紧围绕整合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进一步强化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管理的原则,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整合加强城市管理、卫生和计划生育、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管理机构,承接组建好市下放的食品药品、工商行政管理和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增强区级政府统筹协调和管理能力。考虑下一步还将进行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区委区政府要求以完成好市委市政府规定动作为主。具体内容是:

(一)组建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将区城管局(区城市管理执法局)职责、区环境保护局承担的噪声油烟污染执法职责、区园林局的城市绿化执法职责、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下放的建设工程审批后行政执法处罚职责整合,组建区城市管理委员会(挂区城市管理执法局的牌子),为区政府工作部门。不再保留区城管局。

1、将区城管局直属城市管理执法大队更名为区城市管理执法督察大队;

2、将区园林局直属区园林绿化监察中队成建制转入区城市管理委员会;

(二)组建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将区卫生局的职责、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职责整合,组建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区政府工作部门。不再保留区卫生局、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将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拟定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人口政策职责划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三)组建区文化体育广电局(区新闻出版〈版权〉局)。将市下放的广播影视管理职责,与区文化体育局(青山区新闻出版〈版权〉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区文化体育广电局(挂青山区新闻出版〈版权〉局的牌子),为区政府工作部门。不再保留区文化体育局。

(四)组建区媒体传播发展中心。将市下放的市广播影视局青山管理处广播电视宣传工作职责,与区信息中心挂牌的网络舆情中心职责整合,组建区媒体传播发展中心,为处级事业单位,由区委宣传部管理。

(五)组建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市下放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青山分局的职责、原市质量技术监督青山分局划入的全区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卫生监督管理职责、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青山分局划入的全区食品流通环节及相关食品消费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区商务和旅游局、区农办划转的动物防疫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畜禽屠宰监督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区政府工作部门。

将区农办直属事业单位,区生猪屠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挂青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牌子)随职责成建制划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六)组建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承接市下放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青山分局的职责,组建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为区政府工作部门。

将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青山分局承担的全区食品流通环节及相关食品消费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按全市统一确定的划转比例,将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编制和人员划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七)组建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承接市下放的市质量技术监督青山分局的职责,组建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为区政府工作部门。

将原市质量技术监督青山分局承担的全区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卫生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划出职能,确定人员编制,连人带编划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按此方案,本次机构和职能调整主要涉及机构和部门11个,具体可归纳为7种形式:①整合机构1 个: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②承接下放机构3个: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区质量技术监督局;③更名的机构2个: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区文化体育广电局(区新闻出版〈版权〉局);④涉及职能调整的政府机构2个:区环境保护局、区商务和旅游局(挂招商局牌子);⑤涉及职能调整的事业单位1个:区园林局;⑥涉及职能调整的区政府派出机构1 个:区农村工作办公室;⑦承接下放事业机构1 个,区媒体传播发展中心。

经过以上调整,区政府原工作部门由24个减少至23个,加上承接市下放的3个部门,现共设置工作部门 26个(不含区监察局)。具体机构设置如下:

政府办公室(挂研究室、民族宗教事务局、外事侨务办公室牌子)、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挂物价局牌子)、工业和信息化局(挂中小企业发展局牌子)、教育局、科学技术局(挂知识产权局牌子)、监察局(不计入政府机构个数)、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人力资源局(挂公务员局牌子)、环境保护局、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委员会(挂城市管理执法局牌子)、水务局(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牌子)、商务和旅游局(挂招商局牌子)、文化体育广电局(挂新闻出版〈版权〉局牌子)、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计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计局、民防办公室(挂人民防空办公室、地震工作办公室牌子)、政府法制办公室、循环经济工作办公室。

许主任、各位副主任,区政府机构和职能调整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希望区人大常委会加强监督,多提宝贵意见,关心支持我区机构和职能调整以及机构编制工作,指导我们把这项关系全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工作做好,取得预期的成效。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武汉市青山区人大常委会
    地址:武汉市青山区人大常委会   电话:68865034   制作维护:fc